评论丨建设幸福河湖,“湖湘模式”值得借鉴

2023-07-27 17:31:19 来源:红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何竹梅

“浏阳河,弯过了几道弯,几十里水路到湘江……”这首脍炙人口的湖南民歌,让美丽浏阳河享誉国内外。今日浏阳河,分外美丽。7月9日,记者来到浏阳河源头支流之一的小溪河,看河水清波荡漾,两岸逶迤灵秀。依靠河长制,浏阳河从歌中的“美丽河”成为碧水长流的“幸福河”,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流。(7月11日 红网)

浏阳河,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历史、政治、文化底蕴享誉国内外,一直是美丽环境、红色基因的象征。虽说只是湘江的一条支流,但那“弯过了九道湾”的“五十里水路”,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盈盈图。然而,曾几何时,浏阳河也患上了污染“重症”,让河水不再清澈,秀美打了折扣。造成浏阳河污染的原因,主要是沿岸污染物排放量大、生态流量不足等。面对像浏阳河这样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,湖南在全国率先发出省总河长令,逐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的“湖湘模式”,开启了环境治理的新征程。

环境问题,是当今世界性的问题。从表象上看,环境污染与人们的生产、生活直接关联,但深入剖析就不难发现,环境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错误的政绩观和作风问题。倘若光靠环境保护部门从现象上进行治理,那是治标不治本的。对此,湖南省采用“河长领治,部门联治”的方式,形成治理“合力”。拿浏阳河所在的长沙市来说,构建起由水利部门牵头,生态环境、住建、城管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属地政府共同参与的执法监管体系,对流域重点问题联合执法,从而形成了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。这样,党政和执法部门联合行动,便于处理、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、难题。

在具体操作中,“五级河长组织体系”不驰空想、不骛虚声,长沙市率先在全省编制出台浏阳河“一河一档”及“一河一策”,并印发河长制六项制度,逐渐形成了“截污、提标、调水、监管”的治水方针。一方面,结合污染物排放量大、生态流量不足等问题,“截污、提标、调水”三管齐下,先通过“截污”堵住“污染物排放”问题,然后循序渐进,通过“提标、调水”彻底改变河流现状,既治标更治本。另一方面,开展常态化监督管理,对任何环节中的问题都压实责任,推动系统施治。通过明确责任分工,以及有力统筹协调,让整个过程的监督治理不留“死角”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这一理念在湖南省各级各部门心中分量很重。他们对河湖的治理不求一蹴而就,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先决,挂图作战,对账销号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,一切以“守护好一江碧水”为指南。像九曲湾这样杂草丛生,垃圾遍地的荒地,他们以“美”替换,如今两岸峰峦竞秀,河水碧绿清澈,成为游客向往的国家湿地公园。为了让浏阳河永远成为“美丽河”“幸福河”,长沙市还“选聘民间河长,实现全民共治”,让“红马甲”“河小清”“徒步净滩”等巡河、净滩、文明垂钓劝导等公益活动形成常态,构成流域内一道独特而意义深远的风景。

“浏阳河,弯过了九道弯,五十里水路到湘江……”每当这优美婉转,带着浓郁湖湘风情的歌声在耳边响起,那穿透了数代人的岁月,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的旋律便成为催人奋进的动力。厚重的历史,必须以永续的美丽来维护。浏阳河的治理,是湖南“建设幸福河湖”的一个缩影。不断压紧压实行业部门责任,推动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,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保护好,“湖湘模式”值得借鉴!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推荐内容